08历史马康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往今来,有无数英雄志士为国家、人民的利益,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尽显风姿,向世界展示自己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自国家出现后,大大小小的战争便接连不断,并涌现出无数才能卓越的军事家,他们有的从小经过艰苦训练,有的继承父辈基业登上军事指挥的宝座。由于深刻了解战争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都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军事才能,创造、学习各种有效的战略与战术。因此,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军事家。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摩擦与冲突,而每次冲突或战争都会给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军事家们深知这一点,但却无法阻止战争的出现。他们能做的是尽量减少不义的战争,消灭那些挑起不义战争的人,让社会重归安宁。
在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家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封建皇帝。比如袁崇焕,他誓死捍卫明朝江山,与新兴的满清政权英勇作战,不料皇太极利用反间计,导致他被崇祯帝施用凌迟之刑,背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然而有些并无实战技能的人,却被当权者推崇,全权指挥战争,最后导致惨败。例如战国后期的赵括,他从小熟读军书,但从没参加过实战,只会纸上谈兵,而赵王却派他代替廉颇,指挥长平之战,最终酿成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的悲剧。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纵观历史,每一位成功的军事家从小都是经过了艰苦的磨练,经历了许多常人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宏伟的志向,不管路途多么艰险,都会朝着目标不断拼搏、不断地积蓄自己的能量,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我佩服这本书中的100位军事家,在那个刀光剑影、群雄四起的年代,他们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滚滚浪花,勇猛地冲刷着海岸。他们自命不凡,批荆斩棘,突破层层重围,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铸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刺破敌人的胸膛。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气冲天,在战争这个大舞台上尽显飒爽英姿。
古语云:时势造英雄,但真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光是靠时势就能造就出英雄吗?我不这么认为。政府的腐朽堕落,社会的不安定,时局的动荡,这些外在时局仅仅是提供了前提条件,只是为他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创造了一个时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自身的能力。他们是否有才能,是否有胆识,是否有长远的眼光,是否能够抓住机会,等等,这些才是根本所在。从古至今的那些军事家,他们所处的环境为他们崭露头角创造了机会,在社会动荡不安,阶级、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等的大环境下,他们瞄准时机,准备干一番大事。但如果他们是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人,或是胆小如鼠的、目光短浅的人,那么即使天下再动乱,他们也不能担当起角逐群雄的重任。
军事家与战争是密不可分的,倘若没有战争,就没有军事家发挥才能的空间;但如果在一场战争中,缺少了英明的军事家,那也很难取得胜利。战争可以分为正义与非正义的两种。在正义战争中,军事家们尽情地展现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如果胜利了,那么他们将被人敬仰,被人歌颂,甚至是流芳千古,即使是失败了,那也是暂时的,正义的这方深得民心、拥有无限的生命力,最终会取得胜利;那么如果是在非正义的战争中,结果也无非就是两种,一是在军事家的指挥下取得暂时的胜利,二是失败。即便是取得了暂时的胜利,由于战争是非正义的,不得人心,迟早也会遭遇失败。由此观之,军事家们一定要明辨是非,切不可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好料要用在正道上,否则他们就成“危险品”了。就像罗斯福总统所说“为正义的事业而大无畏地去战斗,这是这个世界所提供的最高尚的运动”。
英勇而伟大的军事家们,历史会记住他们的,因为他们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滚滚波涛,曾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他们会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