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

俯察时代之变迁,纵谈人生之兴怀(汉语18 卞晓霞)

发布日期:2019-08-30    点击:

时代如沙里淘金,岁月一度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今日之中国,何以除却曾经的泥淖蒙昧,昂首阔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先哲曾言:开而不闭,共而不私。噫,晚辈知矣:近代以来,闭关锁国,此大国所以倾颓也;现代以来,改革开放,此大国所以兴隆也。年轻的朋友们,唯俯察时代之变迁,方感悟生活,纵谈人生之兴怀。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新发现层出不穷,新创意无处不在。梁启超先生曾言:“国之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靡有止期。愿百年间龙腾虎跃兮,所能成就几许”诚哉斯言!港珠澳大桥、寒武纪处理器,展中国之速度;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展中国之高度;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暗物质探测卫星,展中国之强度。零星几句数不清国之荣耀,道不尽拼搏与坚持。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并不缺乏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弄潮儿,然而从本质上看,他们其实是抱有赤子情怀和挑起道义责任的民族脊梁。若要有赤子情怀,不妨像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终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二十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若要有道义责任,学学海归教授黄大年,赤子之心、至诚报国;若要有“五四精神”学学“中国核司令”程开甲,“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见证着祖国的繁荣与强盛。

翻开时代宏图,感受我大中华的璀璨与强大。上世纪80年代初,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创业者;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催生一批新的弄潮儿;21世纪前10年,互联网浪潮让数字英雄们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如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已如愿以偿,5G时代呼之欲出……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将向纵深推进。可以想见,这样新技术和全球化的巨型潮涌中,必然批量诞生“弄潮儿”。不同的是,融入血液的国际化视野,让新的“弄潮儿”们把眼光锁定在了世界前沿的领军位置。这也与国家的脚步正呼应,不断逆袭,直至领跑。厚积薄发,要的就是不显山露水的积聚。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创新稳步发展的同时,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成为我们“会呼吸的痛”。让科技发展与生态绿色有机结合,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将网络与环保结合起来的践行者,非蚂蚁森林莫属:依靠用户步行、缴纳费用来积累能量,用这些能量在网上种树,可用来养虚拟树,蚂蚁森林就在现实某个地域种实体树。这是科技改变生存环境的新思路,也是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可见,科技创新和绿色理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塑造,相互成就。

正如科技创新和绿色理念息息相关一样,乡村教育也与绿色理念紧密相连。因为让乡村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会唤起他乡游子对故乡的归属感,从而留住年轻人迈向城市的脚步,留住全社会的安全与幸福。而与追寻城市的霓虹相比,不忘乡村的月光更值得我们尊敬。我们看到支月英,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自己的麻花辫。;我们知道廖占富,扎根大山,桃李满天下;我们也见证张玉滚,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稳住了孩子们的心。他们都是乡土月光的守护者,是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的榜样。

除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教育事业外,乡村振兴的精准扶贫上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张渠伟四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铮铮誓言,总结提炼出“九比九看”“铁军扶贫”“扶贫车间”“六个一社会扶贫”等扶贫模式。

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曾经风沙漠漠、驼铃阵阵,如今“新丝路”逶迤连亘、高铁飞翔;曾经百废待兴、出行不便,如今单车一骑、手机一刷,支付宝便捷交易。中国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位列其中,有人说“小小单车,轻松一扫,双脚一蹬,资源优化看得见,环保意识在身边”,的确,它引领了环保共享理念,迎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切中了时代的痛点。这就是当今的中国,是让每个中国人都幸福的中国。

难道说中国开放共享理念仅仅只是在国内吗?不,当然不是。

国际上,我大中华以共享展中国气派,以开放展中国形象。开者,不闭也;共者,不私也。君可见,亚吉铁路在东非高原上奔驰;君可见,新大陆桥在亚欧心脏处合拢;君可见,蒙内铁路的建成被世人称赞。这些都是中国稳步走向世界的标志。我大中国怀藏着智慧的美酒,“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厉害了,我的国!

也许有人会想问:改革开放何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我想这与一代代人的责任担当意识与顽强奋斗精神密不可分。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季羡林先生如是说,其美多吉如是做。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你唱出了高原上责任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敢奋斗,它既代表着女博士万丽放弃高薪、回农村改造危房的奉献品质,也彰显着消防战士杨科璋舍己救孩童的牺牲精神;既代表着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回田垄拓荒服务的责任觉悟,也体现着亭林先生“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无私情怀。正是因为他们勇于奋斗,所以为这个社会夯实了价值地基,也为这个时代矗立了精神丰碑。试想,若是没有责任担当意识与顽强奋斗精神,我泱泱大国何以立于民族之林?

如果说担当与奋斗是改革开放真实写照,那么获得感便是中国崛起的内在驱动力和最有价值的回报。新时代中,人们的幸福感满满当当。大多数人们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中国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中国的发展动力源源不断,中国的文化光芒熠熠生辉。中国,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前进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复兴征程任重道远,吾辈当以砥砺前行,继续书写一个让世界仰慕的泱泱大国的传奇。

版权所有: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文法系 © 2017-2024  备案编号:赣ICP备17008191号

建议使用 1440*900 分辨率,Chrome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