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

《梦·征》——江西省第十九届大学生写作大赛获奖作品

发布日期:2025-07-09    点击: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文法系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吴杨美

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缓慢睁开双眼,忽觉一阵头晕目眩,目光晃荡,发现自己正躺在陈旧的担架上。没有东摇西摆的剧烈晃动,很是安稳。稍稍清醒后,才看见一前一后两个衣着灰蓝色制服的青年。我仰着头,发现他的帽子上镶嵌着一颗闪亮的红星。后知后觉,我也是这般装扮。

“请问一下,我这是怎么了,这又是哪里?”我略带胆怯和惊奇地问。

“同志,你忘了,你受伤了。我们正在过松潘大草地。”抬担架的一人答道。

“可是我没有任何不适,”我心里纳闷,“难道我回到了90年前,踏上了红军长征之路?

四周是野茫茫的天地,野草连天,广袤无际,一眼望去,潮湿的地面紧贴着一片苍茫的绿色海洋。整个世界不止我们三个,还有整整齐齐的队伍一直延伸到远方。

九月仲秋晚风凉。夜幕降临,我不知道的是,难捱的漫长夜晚也随之来临。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凉气,寒雾缭绕,不一会儿先下起了淅沥的雨,而后,大雨持续不停。空旷的草地没有一点遮蔽,不一会儿雨点全打在身上、被褥等随身物品上,红军队伍被急促的雨声冲散,只能原地憩息过夜,等雨停。

在暗夜里寻找高地,用油布或是破旧的帐篷搭建简陋的遮蔽所,三五人背靠背挤在一块取暖。我好像看到了课本里具象化的文字。不仅如此,下了暴雨后的草地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四处泥泞,沼泽遍布,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稍有不慎,便会连人带物陷入泥潭,刹那间不见踪迹。难以想象看似平静祥和的大草地,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在克服湿冷的状况下,红军还要面对物资的匮乏。一路上我看见很多战士一躺就再也没有起来。我看着他们身着破军衣,脚踩烂草鞋,可依然有着盎然的面孔和明亮的眼睛。从未叫苦不迭,因为甘之如饴。我想,正是因为信仰,所以如此坚定。

突然间头昏脑胀,浑身乏力。我沉入睡眠的最深处。

微微恍忽间,一片雪白映入眼帘。

冰冷的风如固体一般用力的往脸上按压,让我瞬间清醒过来。一经询问才得知,长征正在翻越大雪山,夹金山尽收眼底。

“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耗时三天,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成功翻越夹金山。从山脚往上爬,山势越陡路越窄。全世界都是又厚又滑的冰层,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恰逢暴风雪,漫天飞舞的雪花,呼天啸地的狂风,这对行军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路上,搀的搀,抬的抬,队伍断断续续的,前方的道路也断断续续,虚弱在白雪皑皑的雪山。红军饥寒交迫,爬山体力消耗大,只能喝辣椒水取暖,吃野果雪块充饥。这过程中最忌讳中途停留,一旦步行停下呼吸也随之停下。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有着“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的传言。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的确毫不夸张。这里人迹罕至,空气稀薄。高峰林立,峡谷纵横,终年冰封。我看见很多战士们身穿单衣,嘴唇冻紫,皮肤皲裂,冻疮溃烂……“他们的父母要是目睹了,该有多心疼。”心里想着,不知不觉中,我已泪流满面。大雪接踵而至,大雪蹁跹而来,背着破铜锅的炊事员倒地不起,年老的红军战士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想起了穆旦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胡康河边白骨遍地,而夹金山上是否冰雕掩埋?

脚若浮萍,身似飞絮,我又出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眼前是谷坡陡峭,谷宽水绿,水流湍急,险滩密布,这里是……泸定桥。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严峻形势。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并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的企图,红一军团第一师及干部团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则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这是我知道的历史。

所有红军都明白只有夺取泸定桥才能向大渡河挺进。因此,即使不吃不喝,即使大雨滂沱,也如期赶到了泸定桥。谁承想敌人竟事先把桥上的木板抽掉,在距离水面十几丈的高空中,只悬着冰冷的铁锁,不仅如此,敌人还在对岸设下了埋伏。一待红军过江,机关枪便疯狂扫射,可是战士们并没有畏缩,而是冒着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向对岸冲去,在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中,很多战士被子弹击中不慎卷入惊涛骇浪中……原来,这就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从未想过是这般悲壮!随着冲锋号向前,我听见了一个声音,“我不是一个人,我身后有千万个同志” ——穿云裂石,我看到的是一面冉冉升起的旗帜,看到了每一个红色的信仰在跳动。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属于它的意义,我也终于明白,有些人的死轻于鸿毛,而有些人重于泰山。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记忆凌乱,明明历史书中清清楚楚地记载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和时间。明明是1935年5月25日开始跨越泸定桥,明明是1935年6月12日开始攀越夹金山,明明是1935年8月21日开始穿越松潘草地,为什么,我忘了。而长征路上的他们,理想信念高于天,未曾放弃与抱怨。莫道前路多坎坷,万水千山永直前。面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次穷追猛打、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物质资源的贫乏,他们从未放弃希望的信仰,我们不该忘记他们的丰功伟业。

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我做了一个梦,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见证了长征者波澜壮阔的一生,大梦一场,有感而发,执笔一二。可怕下笔太重,惊扰了烈士的阴魂,又怕下笔太轻,描不出先辈们惊天动地的往昔。历史书很小,装不下他们的丰功伟绩;历史书很大,随手翻过的一页就可能是他们壮烈的一生。

   借用《河上一周》的话“你要攀更高的山,你要溯更美的河”,曾经峥嵘岁月,一代长征通途拓路,而今,河清海晏,新时代长征路迈向新征程。我相信,这盛世,已如你所愿。


版权所有: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文法系 © 2017-2024  备案编号:赣ICP备17008191号

建议使用 1440*900 分辨率,Chrome浏览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