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
历史学201班 侯婉婷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作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的鲁迅,选择弃医从文,为的不仅是医治人类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拯救当时社会下的人们的迂腐陈旧的思想。
他用独特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用犀利的文字刺痛了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心;用讽刺的手法对封建下了封杀令。每一篇小说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残酷。他的著作是帮助当时的中国人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麻木、愚昧的重要的精神良药。
鲁迅先生之所以选择了弃医从文,是因为他发现了学医救不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人。鲁迅先生在《呐喊》的自序中写到:“原本我的梦很美满,预奋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那样那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他在《藤野先生》中记录,他看到中国同胞的现状后,自序中便有:“从哪一回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他想做的是唤醒这头正在沉睡着的雄狮。
《呐喊》中收录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药》、《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有《狂人日记》和《药》这两篇文章。《狂人日记》这篇文章主要叙写的是,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的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残害,生动形象的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站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社会的封建迂腐的制度。《药》这篇文章则讲述了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这两篇文章都是为了凸显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小说的内容便是那时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的小说便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声声“呐喊”,能够唤醒当时麻木的人们和冰冷的人心。
阅读先生的文章我们便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更需要好好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