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渐浓,微风送来几许凉意,透过薄衫的阻隔,直通五感,真是个多雨的时节。
举目而望,即使在浓墨渐染的情况下,天空依旧辽阔,我想再往上瞧瞧,却只望见雨珠顺着屋檐源源不断地划出一道道直线,没入地面,溅起水花又沉寂下去。我不甘心这方寸的视野,想要探出头来,又被冰冷的雨水劝退,脑门上的湿润使我清醒过来,也罢,这檐的阻隔,虽将我圈在这方寸之地,但也保我衣衫不湿。
细细思索,这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果真颇有道理。人生在世,处处都存在着无形的“檐”。它圈住了我们奔放不羁的行为,却也不禁锢我们天马行空的思维,我们保持着对万事万物的好奇与追求,在“檐”的约束下,安身立命,融于人世,维持着和谐社会的准则。
檐之形状、样式、长宽皆不相同,或重檐而叠、或套兽其上、或飞檐灵动、或单而四方、或立四五人而有余、或仅一人仍不足……雨水落在檐上,或顺流无阻、或累积薄发等。这种风格各异的檐装点了美丽的亭台楼阁,也筑就了有序的社会环境。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比之律法,正身严纪;比之道德,互助友爱。浩瀚神州,世人皆知其为礼仪之邦,素有君子之道。在千百年的时光洗礼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的礼仪传承世皆瞩目。服章之涵美,待人之容与,行止之有度,思想之博大树立了一个个谦恭内秀的中国人,而时代的发展又为古礼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使“檐”的形态更加栩栩如生。
身之小“檐”使人尽善尽美,而国之大“檐”则尽显民族的气魄。横贯东西,纵通南北,祖国的“檐”覆盖着中国大地的每一块土地。在皑皑的雪山之巅,红旗与雪色交融,奏响着冰与火的乐章;在人迹罕至的高原沙漠,军绿色的身影笔直而又坚毅地站在每一个哨点,铸成一道道长城堡垒;在海浪翻涌的岛屿之上,灯塔守望着每一个过往的船只,护卫生命的航线。中国的戍边战士们啊,他们站在那里,就成了一束光,信仰是他们守卫国土的战衣,热血是他们奉献山河的烈酒,血肉之躯构筑的国“檐”,同样是铜墙铁壁,护佑人民安康。
躬逢盛世,我们何其幸运,没有经历过国之不国的悲哀,没有亲见祖国初期建设的举步维艰。我们享受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品味诗书礼义。因此,我们更要建设好自身的小“檐”,同心荟萃,共筑国之大“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