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而死于少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民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青春》
1916年的春天,李大钊先生27岁,正是“青春”的年纪,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的局面而重新找回国家的“春天”,于是提笔写下了《青春》一文。这篇文章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叫醒了无数青年,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故我辈应当飒踏青春之光,立于发展进步的潮头,不忘历史,勇往直前,护我山河无恙,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
一、光影致英雄,山河已无恙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把不用打了,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在打仗”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我们很荣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很荣幸可以作为中国人,更荣幸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山河已无恙,巍巍葬忠魂。”抗美援朝志愿者们是中国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是和我们年纪相仿的青春少年,一声命令就上了战场。如年仅19岁的小战士李家发,为掩护队友,在自己重伤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他们吃着冻土豆,穿着单薄的棉衣,没有基本的物资,然而他们依然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靠的正是他们的一腔爱国之情。
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纪念,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是为了不忘英烈们的追求与遗志,不忘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伟大牺牲,不忘他们用热血与赤诚铸就的崇高精神。今天,我们正前所未有的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的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心与能力。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的恢宏英雄史诗,正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伟大使命。
二、至死守边界,护山河无恙
不同的年代,用样的青春。2020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小战士陈祥榕毫不畏惧,英勇奋斗,最后壮烈牺牲,在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人们发现他紧紧趴在营长身上,至死都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他在日记本里写下来这样一句远超于这个年纪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用生命践行自己的战斗口号,毫无杂念地将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将岁月永远定格在哈喇昆仑高原。
“胸膛迎向重围,后背留给祖国,一个战士就是一座界碑”,宁洒热血,不失寸土。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雪山,挺进冰峰雪谷。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来保卫我国边疆的安宁。
三、抗疫保卫战,山河终无恙
中国从来不缺平凡英雄,那些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场疫情,耄耋之年,临危受命;一袭白衣,医者仁心,舍己为国;一纸战书,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钟南山院士面对疫情,他没有豪言壮语,而是侠风赴难,面对疫情,他没有退避三舍,而是肝胆与共。从主动请缨到武汉逆行,从非典抗疫到新型病毒,每一次抉择都彰显了一名医者的不朽誓言和妙手仁心。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不惧危险,逆行而上,继续发扬民族的“长征精神”。
面对最近上海疫情,爆发刚开始新增病例较多,情况不容乐观,但在后来在政府的有效管控和防疫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现在上海疫情基本稳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已经清零阵地绝不能失守,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季的黑夜尽管漫长,但永远遮挡不住黎明的曙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交接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将飒踏青春之光,跑出更好的成绩,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相信,最后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赢得属于我们的长征,护我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