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对历史最大的负责,就是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时代的接力棒传递到青年手中,作为建设中华的点点星火,我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里实现个人理想。新征程上笃行不怠,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了我简单但不凡的誓言——做一位园丁,默默守护好每一粒种子的成长。
重新迈步走进校园,这一次,我不再是尚且稚嫩的少年,而是以实习教师的身份站上了三尺讲台,和年少时的理想相拥。与学生朝夕相处,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多少字音字形,学会多少做题方法,最为重要的是以一颗仁爱之心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
把学生当做一粒种子,给他以阳光和雨水。如果说阳光和雨水是种子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鼓励与尊重就是维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走进教室,迎接我的不仅是一双双闪烁着求知欲望的明眸,还有几颗早已对自己丧失信心的疲惫心灵,他们用与同卓的闲聊来自我麻痹,对老师强调的课堂纪律充耳不闻。面对嘈杂的课堂,手足无措的我彷佛听到了理想乌托邦破碎的声音,但我并没有气馁,因为我知道,当你觉得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那可能就是他最需要被爱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呵斥他,而是向他抛出问题的橄榄枝,鼓励他向前摘取知识的果实,并给予愿意有所改变的他最大的肯定。这时,我观察到了学生被夸奖时露出的不可置信的眼神,以及脸上绽放出的羞涩又灿烂的笑容。日月轮转,每一粒种子都开始拼命的汲取知识的养分,种子的新芽颤巍巍的钻出了土壤,如潮水般涌动的生命力令人为之侧目。
把学生当做一粒种子,让他在规则的藩篱里自由生长。规则的藩篱,不是种子向上生长的阻碍,而是保护种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加以限制的爱,只能成为溺爱。学生的三观尚未成熟,他们有时还分不清是非对错。规则的藩篱是对学生的有效保护,只有守规矩,才能知分寸、明底线。在学校,它好比良好的班规,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社会责任、健全人格的载体。规则意识让学生常怀敬畏之心,明白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当面对校园霸凌事件,学生能由衷的认识到肇事者的错误,并团结起来,向加害者说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最关键的因素不是老师、家长、社会,而是学生自己。强行灌输,只会引来孩子的反感,建立班干部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由外在约束转化为自我约束,唤醒其内在的良知良能。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解真正的自由绝非是无视规则的随心所欲,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才能不在成长之际就被害虫侵蚀根本。
把学生当做一粒种子,以一颗平常心包容他蔓出的枝桠。学生是人,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不会随着教师的心意成长。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当他调皮捣蛋影响班级纪律时,你也要看到,这活泼外向的性格也往往是他们的过人之处。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当他感受到被老师同学信任的幸福感时,集体荣誉感也由之升腾,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维护班级纪律的一份子。同时,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包容孩子犯的错误,孩子犯错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长成参天大树,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成为满分的人。把学生当成一粒种子,少一点苛责,以一颗仁爱之心,在宽容中理解学生。不要让种子的果实千篇一律,而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努力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还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业。理想的实现绝非只凭朝夕,我深知想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热爱铸剑,以奋斗持剑,破开前路阻碍。我要做时代的螺丝钉,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稳扎稳打,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