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陈忠实《白鹿原》
八月读完陈忠实的《白鹿原》一书感受颇多,这本书讲述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两大家族。两大家族表面平静,内里却是纷争不断,在古老的地面上掀起风云。在陈忠实的手札中说过他构想出的第一个人物就是田小娥,在那个时代不乏贞洁烈女,就是由此陈忠实感到:“心里似乎颤抖了一下,这些女人用她们活泼的生命,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志’和‘节’的条律,曾经经历过怎样漫长的残酷的煎熬,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可悲的是任谁恐怕都难得有读完那几本枯燥姓氏的耐心。”他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便出现了田小娥这个与众不同的角色。
在陈忠实的心中田小娥这个人物她是惨遭命运蹂躏的女人,她没有接收过新思想,但她不服输敢做不认命。在陈忠实的眼里,她既不邪恶,也不肮脏。他同情她,怜悯她,疼惜她。
田小娥她被她贪财的父亲卖给郭举人做小,但她并不喜欢这种生活,在郭举人家里她得到了非人的待遇,她被当成奴婢,甚至用身子泡枣给郭举人养生。她并没有能力去摆脱这种生活,但她开始反抗。最早时,是把枣子扔到尿里给郭举人吃,这是最初的小动作。后来她开始偷情,她对黑娃的勾引开始只是出于对郭举人的报复,到后来变成了内心的渴望。她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她后来遭遇的屈辱那些不公正的待遇都是注定的。
她和黑娃回到白鹿原,内心想的是和黑娃好好过日子,可是在那个年代她是不堪的,白嘉轩不让她进祠堂。公公鹿三撵她出门。村民对她指指戳戳,说她是烂货、婊子。她被抛弃、被侮辱、被利用、被鞭笞。她在村口的破窑里,终于一再堕落,走向悲剧的结局。
在书中除了田小娥还有一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朱先生,在文章中劝退八旗军,赈济灾民。他不就是白鹿吗?帮助白嘉轩渡过一次次困难,帮白鹿原闯过一次次难关。他的一生清正廉洁,修县志掏出自己的家底。他的死去在我认为是全书最高潮,由盛到衰他的逝去也代表了一代文化中落。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